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卡拉OK社会心理的三棱镜
引用本文:徐南铁.卡拉OK社会心理的三棱镜[J].开放时代,1990(1).
作者姓名:徐南铁
摘    要:每天,所有的传播媒介有声有色地将卡拉OK向我们推来,如铺天盖地的潮水。有人名之曰:卡拉OK狂潮。在狂潮的推动下,记者来到卡拉OK的管理部门之一——广州市广播电视局采访。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主管卡拉OK工作的领导很忙,正在与几个记者交谈,谈的正是卡拉OK。他还善意而不无同情地对记者说:“我劝你别再写卡拉OK。已经来过不知多少记者,报社的、杂志的、电台的、电视台的,还有通讯社的。你落在人家后面,没什么东西好写了。”当然没有必要跟他探讨时效性之外的“角度”、“深度”之类。但他的话本身却令人产生了浓烈兴趣。他所告诉的,不正是卡拉OK热的一个侧面吗? 年轻人说,他们已经非常烦于应付纷纷纭纭、络绎不绝的记者来采访卡拉OK。文章发了不少,说来说去也就那么些东西,止于同几个消费者浅聊几句的记录。这就是卡拉OK热吗?热烈,却说不清它的底蕴?我们究竟有没有认识这个舶来的家伙? 放眼卡拉OK喧嚣的海洋,消费者,经营者,管理者正以各自的方式游弋其间。他们的行为影响、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