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与国家治理结构调适
引用本文:何艳玲.“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与国家治理结构调适[J].开放时代,2013(3):29-44.
作者姓名:何艳玲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广东省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中山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以及985三期项目资助
摘    要:市场化改革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分化,在传统利益调节机制失灵和新利益调节机制缺失的情况下,中国社会出现了三大困境: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不平等,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不信任,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不稳定。因此,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内涵是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公平,而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利益调节机制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实现社会建设的目标,其关键在于国家治理结构的调适促成强大的利益整合能力、再分配能力与市场规制能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新利益调节机制。当前对中国社会建设的聚焦,其意义绝不仅在于一系列浮在表面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而是整个改革和发展路径的重大变化,即在解决生产力发展水平问题的同时,必须更关注解决生产力发展标准问题,在市场化改革中"将社会带回来",以此促成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平,让国家回归社会。

关 键 词:社会建设  利益调节机制  国家治理结构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