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再造陕北
引用本文:冷梦.再造陕北[J].西部大开发,2001(7).
作者姓名:冷梦
摘    要:伟人的牵挂和“中国忧患” 每次到陕北,眼前总悬浮着一条大河。这河是黄河。 早在1955年,当国家准备兴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时,淤积问题就已经被提了出来。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曾言:“黄河的泥沙基本上是从中游而来,特别是从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间的峡谷地带的时候由各支流带来的。黄河上游的水是清的,而到了陕西中部的龙门,每公方年平均含沙量就增加到28公斤。”——这是因为,这里“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区域”。为了对付泥沙淤积,当时的设想就是:在中游把水和泥沙控制起来;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展开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 但是后来的严酷现实却是,人们过高估计了自己“改造河山”的能量;并且,在三门峡工程真正上马的“大跃进”年代,人们“对黄河中游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