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国内外旅游扶贫效应文献量化分析与研究综述(2000~2016年)
作者姓名:郝冰冰  罗盛锋  黄燕玲  李筱玲
作者单位:1.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2.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广西来宾,5461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及其对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机理研究”(41661031); 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广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与模式研究”(TYETP201548); 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桂北民族村寨旅游影响与扶贫绩效评价研究”(TYEPT20144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13CJY075)
摘    要:[目的]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是衡量旅游扶贫工作效果的关键内容,梳理其阶段性成果对后续相关政策措施优化以及理论研究深化尤为重要.[方法]基于CNKI核心期刊、CSSCI以及外文SSCI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2016年旅游扶贫效应文献进行统计量化分析.并从效应评估分析和影响因子两方面,采用多角度、 全面系统地评述旅游扶贫效应研究内容,归纳总结其现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果]国内旅游扶贫效应研究相对欠缺,热点关注旅游开发、 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 乡村旅游等内容,研究区域集中于民族地区、 西部地区等;国外研究相对成熟,且较为重视生态旅游、 生态保护以及社区旅游等内容,大体聚焦于非洲、 肯尼亚等欠发达国家.综合而言,国内外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从评价对象和评价效果两个角度研究,前者面向区域展开宏观效应分析,分为经济、 社会、 文化和生态效应或经济影响和非经济影响;面向贫困人口展开微观效应分析,包括贫困人口的旅游扶贫感知和态度、 社区参与度、 扶贫权力等;后者主要研究旅游扶贫存在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旅游扶贫效应影响因子研究多从利益相关群体的角度全面或单一详细分析,抑或选取案例地并建立指标体系定量化针对性分析.研究方法上,国内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创新性的微观模型和定量计算方法;国外侧重宏观的定量研究,虽然研究方法多元化,但缺乏系统化、 规范化的研究成果.[结论]旅游扶贫效应研究应从城市贫困和旅游精准扶贫等方面考虑拓展贫困问题、 加强中观与微观层面研究、 注重旅游扶贫政策研究以及定性与定量结合实证分析等.

关 键 词:旅游扶贫  旅游扶贫效应  文献分析  CiteSpace  研究综述
收稿时间:2017-05-31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