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的理性思考
引用本文:吴义军,花宇南.对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的理性思考[J].金融经济(湖南),2006(5):15-16.
作者姓名:吴义军  花宇南
作者单位:吴义军(青海民族学院经管系);花宇南(青海民族学院经管系)
摘    要:一、必须走出的两个认识误区 1.什么是"高利贷"? 在中国传统语境下"高利贷"这个概念往往跟负面的意识形态连在一起.经济史学者通常会有如下定义:选定一个"我们觉得合适"的数字,比如20%的年利率,然后把利率超过20%的任何借贷定义为高利贷.按此定义似乎不妥,首先"我们觉得合适"的"数字"是否真的合理,另外超过这个数字的利率就一定是不好的而必须受到社会的谴责吗?这完全是一种局外人的主观看法,它完全没有考虑借贷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当前的通货膨胀率及契约执行风险、正规金融市场利率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