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外开放概念的内涵及其客观必然性的再探索
引用本文:汪海波.对外开放概念的内涵及其客观必然性的再探索[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1(5):3-17.
作者姓名:汪海波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    要: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或流通)、分配和消费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力,二是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的上述原理,对当代的对外开放研究也是完全适用的。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可以认为,对外开放概念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体型的对外开放,即产品(包括服务)和生产要素以及作为消费者的旅游人员在国家之间的流动;二是制度型的对外开放,即体制的输入和体制的输出。中国的对外开放有着客观必然性,可以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加以论证,其决定性的原因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对外开放的决策。

关 键 词:生产力  生产关系  实体型对外开放  制度型对外开放  人类命运共同体
收稿时间:2021/3/6 0:00:00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Opening up and Requesting of Its Objective Inevitability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