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胡包钢,为软件的中国创造呐喊
引用本文:李政.胡包钢,为软件的中国创造呐喊[J].中关村,2005(3):40-40.
作者姓名:李政
作者单位:本刊记者
摘    要:说实话,记者是用一种情感驱动自己的文字储备的。这种情感的激发者,就是胡包钢。而胡包钢的激发“工具”是他作为学者的责任感和历史感。即使不知道胡的学者身份,但听到他担忧中国普遍缺乏创造力,应当在教育上进行人才创造性心理的改变时,也会让人产生一种尊敬。最主要的是,他找到了提高中国人创造能力的“秘密武器”,这就更使记者产生无限憧憬。于是才有一个春天某一上午的对话,巧合的是,找到这个“秘密武器”也是一个春天,那是2001年的春天。而今,2005年这个并不十分温暖的春日,胡包钢教授和记者分享着这个“秘密武器”。由于“秘密武器”…

关 键 词:记者  激发者  创造能力  创造力  情感  责任感  为学  中国  储备  人才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