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上游地区农业生态化时空差异水平评价
引用本文:任海军,王玉萃.黄河上游地区农业生态化时空差异水平评价[J].开发研究,2023(1):109-118.
作者姓名:任海军  王玉萃
作者单位:1. 兰州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中心;2.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以兰白实验区和自创区引领甘肃省‘强科技’行动的重点突破和路径选择”(22JR4ZA047);
摘    要: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是黄河上游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对农业生态化水平评价是推进农业生态化由理论向实践转移的重要切入点。从农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含义入手,分别从生态、社会、经济视角出发,构建农业生态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构建农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黄河上游地区2011—2020年农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明晰其主要贡献指标,阐明其时空差异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机耕率、卫生厕所普及率、财政支农水平、单位面积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等指标对农业生态化水平贡献程度较大;2011—2020年黄河上游各省(区)的农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呈现“前段低,后段高”的空间差异,农业生态化水平高的地区会辐射带动周边省份,且各省(区)差距逐年缩小;2011—2020年黄河上游各省(区)农业生态化水平呈现右长尾的“W”形发展特征,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可以认为,黄河上游地区应发展高原特色经济作物,加大对农机的购置补贴扶持力度,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生态化水平。

关 键 词:黄河上游  乡村振兴  农业生态化  时空差异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