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把握“三个面向”内涵实质培养创造型高素质人才
引用本文:李小林.把握“三个面向”内涵实质培养创造型高素质人才[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
作者姓名:李小林
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摘    要:“三个面向”的精神实质是: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未来世界激烈竞争的需要,致力于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应该适应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大批创造型的高素质人才。传统的应试教育存在着不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种种弊端。针对此尤应注意:增强创新意识,鼓励标新立异;注重素质教育,开阔学生视野;培养自学能力,善于知识更新;尊重个性发展,激发创新活力

关 键 词:“三个面向”  精神实质  知识经济  创造型人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