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口素质对贫困地区脱贫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引用本文:李志平,武建军.人口素质对贫困地区脱贫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山区经济,1999(6):23-25.
作者姓名:李志平  武建军
作者单位:[1]山西省岚县县委办 [2]华晋焦煤公司吕梁公司
摘    要:(一)文化程度偏低。文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地方人口素质高低的最基本的标准。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的贫困地区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明显较其它地区偏低。以山西省为例,全省50个贫困县拥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全省的比例。1990年山西省共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2162.3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5.19%;50个贫困县共有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549.28万人;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的71.1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再从分层次文化程度来看,50个贫困县人口的文化程度更比全省平均水平低的多。1990年50个贫困县每万人口中文化程度的情况是:大学49人,高中608人,初中2553人,小学3921人,拥有大学、高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别仅占全省每万人口中拥有同类文化程度人口的35.5%、68.9%、87.3%。但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却比全省高出2.4个百分点。由上可以看出,文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文化程度较高的地方经济发展就比较快;反之,则比较慢。

关 键 词:贫困地区  脱贫致富  经济发展  人口素质  对策  山西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