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
引用本文:彭珂珊.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J].山区经济,1999(3):2-5.
作者姓名:彭珂珊
摘    要:在我国,目前的农业持续发展所处的基础环境并不良好。其一是土地流失严重,耕地数量下降,经营规模狭小而分散。但是,多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土地流失严重,耕地面积有减无增,人地关系不相协调而逆向发展。尤其是作为质量良好的耕地长期以来是减少的重点,修路占、建房占、娱乐场所用地占等等,都是以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优质耕地为对象。虽然与此同时加强了耕地的复垦工作,但是,复垦或新垦耕地的质量却远远不如被占耕地,耕地减少的势头仍将难以遏止。良田被占,农业生产活动失去条件,农业生产在困境中艰难发展,更难持续发展。与耕地数量减少相伴生的目前土地经营上的极度分散,全国平均每个农户6.21亩的土地分散在9个地块,贵州湄潭一农户6口人的6亩责任田共计88块。这种数量分散,土地不集中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田间作业,致使效率低下而束缚农业发展。其二是农民负担加重,生产积极性降低。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利益的保障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农民生产积极性,而农民负担加重是近年来农民利益流失的重要表现形式,各种名目繁多的集资摊派、生产资料的轮番涨价,使农民不堪重负。特别是近5年,一些农产品的卖难和白条子的充斥,更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积极性。主体积极性的降低是意味着支持和保证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的丧失和基础环境的不良。

关 键 词:中国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发展环境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