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业产业化 乡村工业化 农村城镇化 构筑农业现代化:对内蒙古较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引用本文:云德奎.农业产业化 乡村工业化 农村城镇化 构筑农业现代化:对内蒙古较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1(7):57-59.
作者姓名:云德奎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 呼和浩特 010018
摘    要: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各地自然资源条件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就全区而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较发达地区,这类地区农民生活已经解决温饱,基本上实现了小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较高水平,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业人口的比例,劳动者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程度较高,市场化进程较快,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农村工业和流通业初具规模,小城镇建设开始起步。这类地区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各盟市所在城镇的近郊地区和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第二种类型为过渡地区。农民生活已解决温饱,处于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这部分地区所占比例较大,第三种类型籴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活尚未解决温饱,脱困扶贫任务很重,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生态条件非常脆弱,主要分布在山区、浅山区和丘陵地区,多为旱作区,总人口在200万左右。

关 键 词:内蒙古  较发达地区  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  对策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