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议唐代佛教雕塑艺术的发起与流变
引用本文:马银芳.浅议唐代佛教雕塑艺术的发起与流变[J].企业家天地,2008(8).
作者姓名:马银芳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系
摘    要:佛教雕塑并非中国本土文化,是作为一个外来文化介入到中国文化之内,有一个由边缘地位到逐渐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过程。这与其自身的艺术魅力,神性的感召力,同时又是与历史、文化背景分不开。1.佛教雕塑的发展。佛教的雕塑艺术,始于佛像的雕刻,根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大唐西域记》卷五的记载,原始佛教时代,跋耆国优填王以梅檀木雕塑一尊五尺的佛陀形象,这是佛教雕塑佛像的开始。佛陀入灭百年后,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出现了大批的佛教雕塑艺术品,阿育王受佛法的感召,以佛法治国,在全国各地佛教遗址建立宝塔寺院、石窟、石柱、法敕等。在贵霜王朝时期,迦腻色迦王笃信佛法,效法阿育王在犍陀罗地区大量兴建寺院,雕琢佛像,该地区长期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雕刻作品呈现出浓厚的希腊风格。及至西元四世期的笈多王朝,是印度艺术的黄金时期,以阿姜达石窟内的作品为代表,此一时期因受到匈奴的侵扰,本土与外来文化两相融合,使印度艺术臻至成熟。佛教传入前,中国以具有高度的雕塑艺术,传入之后,与中国文化相溶,开拓了更深广的内涵,丰富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宝库,有寺院的雕梁画栋、塑像、石窟的佛教雕塑以及各种佛教雕刻艺术品。东汉末年,笮融建造佛寺,寺内有一尊金铜佛像,被认为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