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的理论研究框架构建与解析
作者姓名:苏浩  吴次芳  李雪银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1277);中国博士后基金(2022M72297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2QD007);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SDCX-RS-202203018)。
摘    要:研究目的:探索建立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方法体系,为准确判别区域耕地系统健康状态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调查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系统健康是指当构成耕地系统内部因子或系统外部的水平方向因子和垂直方向因子受到干扰时,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的生产能力、维持能力和恢复能力。(2)耕地系统健康与突变理论的运行机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突变理论为构建耕地系统健康诊断框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当构成耕地系统各因子受到干扰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时,耕地系统将有序运行,则耕地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反之,系统的各因子发生突变超出阈值范围,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则耕地系统处于非健康状态。(3)基于“要素特征—作用机理—阈值测算—系统诊断—调控策略”的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框架体系,是测算区域耕地系统健康水平和诊断健康状态的基本逻辑。研究结论:耕地系统健康问题是因耕地系统构成因子的突变引发,突变理论能够有效解释耕地系统变化机理和健康状态,本文构建的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框架体系,完善和丰富了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理论体系。

关 键 词:耕地系统健康  耕地保护  突变理论  诊断
收稿时间:2023-02-08
修稿时间:2023-05-09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地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