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与标准的关系及其具有的正负两面效应入手,指出标准化体系是作为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的技术纽带,为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而存在的,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因素都可作为经营决策决策的依据和实施战略计划的手段,标准化作为重要的技术经济要素,也不例外,当今世界无论是宏 观上的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主义之争,还是微观上企业为争夺世界市场份额的较量,都在利用标准化的双重效应,为其战略目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上于不利的地位,如何趋利避害,确立标准化政策和策略,粉碎国际贸易壁垒和技术遏制,适度保护国内市场,建立相应的技术服务体系,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民族工业发展争取时间,逐步争取技术和经济的主动权,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描述:首先从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和产品生命周期”现象与我国现阶段的技术经济位置出发,提出实施标准化梯度跟进策略,逐步打破由于技术差距而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其次提出要认识与发展中国家在标准化领域的不平等性,对不同的国际标准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可进一步放低关税门槛,利用标准化的技术壁垒作用,以达到既打破谈判僵局,又易于保护民族工业的目的,最后,针对我国正式承诺开放国内技术服务市场,我国技术机构正处于机制转换时期,即将面对国外技术机构竞争的态势,分析了我国技术监督系统的各个技术机构目前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要缩小行政项目范围,拓宽技术服务市场,改变观念,调整技术机构运行方式;对技术资源配置进行调整;加快人事制度和分配制改革步骤,扶植民营独立技术机构成长等五个对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