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塑中国:新型城镇化、深度城市化和新四化
作者单位:东方证券
摘    要:全国城镇化规划草案已经基本成型,拟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六大指导原则,其围绕"三纵两横(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发展城市群和中小城镇、放宽中小城镇户籍的理念恰与我们的判断一致。我们的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化率的提高,其更重要目标是发展"三纵两横"超级城市群(尤其是60万人口以上县、中心镇等中小城市群),特别关注"半城市化"农民工的市民化,存量的深度城市化是我们的关注重点也是爆发增长的突破点,然后才是增量城市化。新型城镇化主要由以下六个支撑:(1)产业产能合理再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重新布局——三纵两横:沿海产业升级转型,布局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包括技术研发、金融服务等;中部布局产业承接转移黄金十字架;西部布局能源和地缘中心;贯通以现代交通体系,包括高铁、重载货运铁路、高速公路网、油气管网、智能电网等。(2)户籍制度改革——放开二线城市及一线城市周边卫星城镇户籍制度,给予已经转移至城镇的农民工市民身份的确认,并吸引农村人口进一步的转移,同时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均等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3)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城市土地供应、降低房价,提高农民土地补偿,同时,盘活农业用地和农村宅基地,将中国农业向集约化发展。(4)财税体制改革——解决地方"土地财政"的困境,推进财权事权合理划分,完善房产税扩展、营业税改增值税推广等。(5)城市管理体制和能力升级——提高城市化质量,防止"贫民窟"出现,包括加强交通、水、电、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拥堵、完善城市管网,节能建筑换环保等等。(6)农业现代化——城镇以外,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建设高产农田,农业经营体制转型,统一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机械化、集约化发展。当然,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也将面临众多的挑战与障碍,主要在于贫民窟隐忧、老龄化挑战和资金来源三个方面。

关 键 词:城镇化过程  地方政府  深度城市化  户籍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  农业现代化  基本公共服务  数据来源  中小城镇  农民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