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读伍丹戈著《明代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发展》
引用本文:林仁川.读伍丹戈著《明代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发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2).
作者姓名:林仁川
摘    要:最近读了伍丹戈先生的新著《明代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发展》,得益非浅。此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十万余字,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明代的官田和民田。第二、第三部分探讨明代均田、均粮运动的由来和发展。第四部分阐述明代均田、均粮运动的历史意义,也是本书的结束语。全书内容充实,分析缜密,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汇集。它的出版,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特别是对于明代经济史的研究来说是一个可喜收获,读者会因此而有所裨益。 (一)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曾是我国史学界热烈争论的重大问题之一。有的主张,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有的则认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所有制形态。然而就实际的土地问题作具体细致的分析,还是很不够的,特别是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土地制度的具体深入研究更是欠缺。作者选择了明代土地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官田和民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这种研究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作者围绕这个问题,首先研究了明代官民田土的来源。作者认为,明代官田的来源,常常是凭借封建国家的统治权力,通过各种籍没形式而取得的。虽然屯田,牧地和赐乞庄田不是来自籍没,但也是依靠统治权力取得的,而且是比籍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