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要把国家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放在优先位置
引用本文:杨多贵,周志田.要把国家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放在优先位置[J].经济研究参考,2006(73).
作者姓名:杨多贵  周志田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摘    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最主要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社会的来临,一方面,科技自身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规律;另一方面,科技与教育、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等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与时俱进,对科技宏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规律。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国家科技宏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针对各自的国情,在其各类科技政策、规划(计划)中明确提出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方向、目标、任务和措施,把推进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作为实现科技大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作为具体落实科技政策、规划(计划)的组织保障和支撑条件。例如,日本成立科技最高决策与咨询机构一-内阁“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合并文部省与科学省,成立文部科学省,并对科技宏观管理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定位。德国对新联邦州(原东德地区)科技体制进行全面、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对国家大型科研中心进行战略性调整和重组。韩国成立7由总统任委员长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推进科技体系由“强势政府”主导向“全面市场化”为主导的方向转变。俄罗斯也加紧对其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科技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明确国家主要科技活动主体的功能和职责。针对中国国情,我们认为在《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应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改革与创新的总体目标、思想和思路应体现于“两个加强、三个转变,四个结合”。“两个加强”是指:(1)通过改革与创新有效地加强政府对科技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2)通过改革与创新迅速加强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三个转变”是指;(1)实现由注重对科技微观活动主体的体制改革向重视对科技宏观管理体制顶层设计的转变;(2)实现由注重直接的科技项目管理向重视间接的宏观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管理的转变;(5)实现由注重局部改革、部门改革的单项体制突破向重视综合改革、整体改革的全面推进体制创新的转变。“四个结合”是指:(1)促进“军民结合”,实现军民科技体制的有机融合;(2)推进“科技与教育结合”,通过建设研究大学和教育型科技基地,实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之问的双向互动和一体化;(3)强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