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对内开放还是对外开放?
作者姓名:房毅
作者单位:《中国企业家》记者
摘    要:不管人们各自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引起争论,事实已经很明显地摆在那儿:在“开放”的问题上,对内的步伐显然赶不上对外。尤其是不久前出台的一个引资方案.不仅恢复了前两年原本已打算收回的对外资的某些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前所未有地几乎放开了所有的经济领域,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金融业与保险业对外资的进一步开放,对“外国金融机构可申请在中国任何地方设立金融机构”这样的表述许多人都感到“惊讶”——我们对外开放的勇气和魄力看来确已今非昔比。毫无疑问,对外开放是中国的正确选择。但正像有人所说,“我们既然正确地选择了对外开放,则对内的加速市场化就是不可或缺的配套部署”。然而现实却是.我们对自己土生土长的民间经济的确缺乏像对“老外”一样的“全方位开放”的勇气和力度。比如,虽然我们已表示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任何地方申请设立金融机构,但同时却坚持不许国内民间资本涉足金融领域;外资企业进口用于技术改造的自用设备可以免税,国内企业却享受不到同样待遇。可是,有一点毕竟很耐人寻味:我们在某些领域不能对民间资本开放好像是因为那是“非国有资本”,然而,所谓的“外资”又是什么呢?此番对外开放的领域,多是过去所谓的“敏感领域”,即非竞争性的、由国家垄断的,而这些领域还同时具有资本金庞大、要求管理水平高的特点。由此,也有人提出,即便这些领域对国内资本开放,目前的民营企业家里有谁能做,有谁有这样的资金实力,有能和国外机构相比的管理水平?就上述问题,记者最近采访了以下几位在国内理论界和实业界均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不妨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关 键 词:中国  对外开放  外资  民间资本  对内开放  金融机构  国内资本  步伐  记者  “开放”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