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阈中的共产主义及其价值向度
引用本文:查芳灵.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阈中的共产主义及其价值向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8):86-89.
作者姓名:查芳灵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40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世界观、人生观的发源地,是其探索科学世界观的最初而又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它以劳动异化史观为历史解释模式,其总体逻辑构架是:人的真正本质之积极肯定的形式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异化的世界的必然归宿是它的自我否定——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此历史运动模式基础上生成,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马克思对之进行体系性论证。《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生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虽然不是成熟时期的共产主义思想,但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关 键 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本质  异化劳动  积极扬弃  共产主义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