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以昆明市为例
引用本文:何苏玲,王金亮,角媛梅,周京春,农兰萍,朱泓.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以昆明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4):119-128.
作者姓名:何苏玲  王金亮  角媛梅  周京春  农兰萍  朱泓
作者单位:1.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昆明 650500;2.云南省高校资源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500;3.云南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昆明 6505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港澳台重点专项项目“利用地理空间技术监测和评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2018YFE0184300);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滇中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41561048);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滇中湖泊流域生态承载力监测与评价”(ysdyjs2020068)和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资助
摘    要:目的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打破行政单元的限制,开展基于栅格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更容易满足实际的规划需求。方法 文章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变异系数法和综合指标法评价2018年研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态,并具体分析2008—2018年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变化情况及土地利用类型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结果 (1)2018年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中低水平,呈现出“南高北低”空间分布格局。(2)时间维度上,2008—2018年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数值呈波动下降趋势,承载力水平始终保持在中等水平。空间格局上,2008—2018年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呈现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和高水平稳定,低和中低等级相互转变的空间格局演变规律。(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级不同,其中耕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以中等水平为主,水体和建设用地的承载力表现出高水平。结论 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地域差异明显且随时间波动下降,改善并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空间规划与差异性管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 键 词:资源环境承载力  国土空间规划  变异系数法  GIS  昆明市
收稿时间:2020/10/20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