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现代金融理论范式及其困境(一)现代金融理论逻辑范式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Mor-genstern)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 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Debreu)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现代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现代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基于以上思路所发展起来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和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并且承袭了经济学的“理性范式”研究思路,它们基本遵循以下假定:(1)证券投资者是理性的,按照最大效用原则进行个体的投资活动,投资者具有风险厌恶特质;(2)证券产品的价格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及全体市场参与者对信息的理解与认同;(3)价格是随机漫步的、具有不可预测性,没有人能够持续获得利润。总的来说,现代金融理论是以完全理性的投资交易行为和完美无暇的市场基础为其理论假设的,有三个关键的概念性假设:理性投资者、市场有效和随机游动。理性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