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起步有志,国力有限七十年代,虽国情畏难,举步维艰,但我国光导纤维、电缆、传输学者敢于与西方强国竞赛。用土法、用国产设备研制光纤预制棒、拉光纤丝、制作光缆。虽说做的很土又“不成体统”,但试制品的性能也不错,令人鼓舞。此时如果国家有组织有计划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如上海玻璃纤维研究院、武汉邮科院、上海电缆研究所等这些理论研究深厚、专业性十分强的机构再继续攻关,进而建立国家自己的光纤研究基地,可能我国的光纤预制棒早已生产出来,这一机会错过了。十年后,本人有这样一段经历:在与日商筹备光纤光缆合资公司的谈判时,中国有无合格的光纤光缆材料成为合资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时,我们根据他们的要求调查了近三十个企业,证明中国不但光纤光缆资源丰富而且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但日方仍表示怀疑,无奈我与日本古河总工程师在中国国内对光纤用的主要原材料的货源、技术性能、生产流程、企业实力等做了详细的调查和走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