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同课异构』的浅层解读
引用本文:张凯.『同课异构』的浅层解读[J].中国西部,2012(27):92-93.
作者姓名:张凯
摘    要:刚开始接触“同课异构”这个教学术语的时候,不甚理解。于是,进行百度。其中.有句非常形象的比喻让笔者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由此可见,“同课异构”所暗示的教研理念也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同课异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师教学个性化的一种彰显和倡导。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内容虽然相同,但是,由于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认知、解读不同,他们所建构的教学设计,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电不尽相同。每个教师都有每个教师的教学个性与特长:有的教师擅长简笔画教学,有的教师精于故事讲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苟言笑,以严制胜;有的教师授课诙谐幽默,靠魅力迷人等等。不管我们擅长哪一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可以在不断地相互比对和反思中求取完善。当我们的教学个性与学生们的学习情趣形成一个交集的时候,我们与学生们便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变成了共同讨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而不是单纯的你教我学,你喂我吃的填鸭游戏。

关 键 词:同课异构  解读  教学个性化  教师授课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简笔画教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