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总量与结构效应双重视角的实证分析
作者姓名:童大龙  何塞  储德银
作者单位:1.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安徽 中国人民银行淮南中心支行
3. 安徽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路径选择、财力保障与地方政府激励研究”(14ZDA0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研究:基于公共投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内生关系的分析”(7117303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对其消费需求的比较研究”(AHSK11-12D06);博士后基金项目“财政政策非凯恩斯效应的理论架构与中国实证检验”(2012M520022);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政府民生性支出的利益归宿及其形成机制研究”(1508085MG139)
摘    要:全面分析与科学把握我国税收政策方向与节奏不仅事关政府宏观调控与驾驭经济能力的提升,更是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关键。文章首先基于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构建税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采用MS-VAR模型与利用中国季度数据,从总量与结构双重视角实证考察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一是当处于区制1时,无论是税收的总量抑或结构效应,均表现出非凯恩斯主义特征,但并不显著;二是当位于区制2时,税收对经济增长的总量影响表现为凯恩斯效应,而商品税与所得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商品税与经济增长正相关,所得税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另外无论是税收的总量效应抑或结构效应,在继续维持各自区制内的稳定性方面表现都非常强,从一个区制向另一个区制发生转换的概率非常小。文章研究结论对于创新政府宏观调控方式与增强税收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与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关 键 词:税收政策  经济增长  非线性效应  MS-VAR模型  
收稿时间:2014-10-1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商业经济与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