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财政理论研究的五个转变
引用本文:王延杰.我国财政理论研究的五个转变[J].河北财会,1991(5):34-36.
作者姓名:王延杰
摘    要:从过去侧重财政质的分析转向质与量统一研究,使财政理论更加接近于财政实践。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财政理论和经济理论一样,一走受着苏联模式的影响,财政理论研究禁锢于财政质的领域之内,缺乏定量研究,使得财政理论显得枯槁无力。诸如财政规模问题是决定一个国家财政性质的大问题,而以前的分析仅仅强调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一般保持在30%左右为宜,这就引发了后来的“先验论”与“科学观”的争议,现在看来,财政规模不应固定为一个不变的常数,而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增长水平、经济管理体制、国民经济核算体制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它不是象以前人们认为的“生产关系的产物”,而必须是“特定生产方式的产物”。类似这样的问题在传统的财政理论中已多有存在,但由于受当时思维械限制,很难弥补这一理论研究的缺陷,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实践的发展,在财政理论界先进进行了我次辨,财政科学理论的研究也就逐步深入,定量分析逐步成为财政质的研究的基础,质量互变规律成为改革开放以后财政理论工作者研究财政理论中遵循的法则,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最新财政理论文献和著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关 键 词:财政理论  理论研究  发展  中国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