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种新型的经营运行模式——贸工农一体化
引用本文:张志善,张贵俊,白亮.一种新型的经营运行模式——贸工农一体化[J].合作经济与科技,1995(4).
作者姓名:张志善  张贵俊  白亮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供销社(张志善),崇礼县供销社(张贵俊)
摘    要: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本身就具有集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特点,一头伸向农业,一头伸向工业,成为农工之间的中介组织,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只有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农村经济才能发达,农民收入才能增加。以市场为导向,推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目的就是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增加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同时,也使供销社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再展宏图。一、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的原则崇礼县供销社在推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实践中摸索出五条原则:一是立足于当地资源,开发农村产业经济,不搞无米之炊,不搞原材料引进。崇礼县是一个12万人口的山区小县,地处高寒,人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场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盛产金、银、铜、铁、石莹石、石灰石;农业资源驰名国外,豌豆、蚕豆出口东南亚各国;畜牧资源也很丰富,具有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的基础。二是立足于当地劳力、技术资源。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力、技术资源,发挥当地农民的聪明才智。这样做的好处是:一能致富于当地农民;二能节省办厂投资;三能降低产品成本,进而有效地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真正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