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跃进中的枪堂村
引用本文:吴惠君 ,周泉源.跃进中的枪堂村[J].中国农史,1987(4).
作者姓名:吴惠君  周泉源
摘    要:在20世纪中后期的这最近三四十年,在中国这块文明的故土上,出现了两次牵动世界的伟大转折。一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使中国走上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二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全面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中国是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又是一个有八亿农民的底子较薄的国家。因此,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世界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各国朋友都非常关注;有的学者甚至直接寄语本刊,要求《中国农史》上也“登载一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广大农村和农民,的的确确是比较迅速地发展和富裕了起来。如1979至1986的这几年间,中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以年平均递增13.2%的速度发展着;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增加了290多元,相当于1978年前29年增加额的3倍多。但是,这些发展和成绩,方兴未艾,还只是我们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开头;现在提出撰写和刊登我国农业现代化历史,为时还早。不过,国内外学者关于刊登农业现代化历史的意见,却为本刊指出了一个要为现实农业或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当今的中国,确确实实,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农史》作为中国专门研究农业历史的一种学术刊物,对于我国农村瞬息万变的飞跃发展形势,一无反映,不能不有负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负于我国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鉴于这一原因,所以本刊从这一期起,特增辟“乡村新志”一栏。“乡村新志”专栏,主要介绍一个乡或一个村在解放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发展和变化,中国有数以万计的乡,几十万个村,显然,在我们这本小刊上,是无法一一而只能选择少数有代表性的乡或村来介绍的。这也好比是千军万马过后,在长征的道路上总只能留下少数特别深的印迹一样。志不等于史,但它可供现在建设者参考,可供今后作史做依据。我们希望我们的这个专栏,对内能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对外能为关心我国建设的侨胞、友人,提供一些农村发展的实例;对后人能为他们研究中国这段农业发展的历史,提供一些有用的史料。中国各地的乡乡村村,它们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那末,我们这期的“乡村新志”,选择哪里哪个乡村作代表呢?最差的不用说,最好的也不妥,似乎先介绍一个中等水平的乡村,今后才可以有比较。这样,我们就选定了江苏吴县湘枪堂村的材料为始篇。湘城在吴县是属于中上等的乡镇;枪堂在湘城是属于中上等的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