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江下游河道河床阻力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姓名:陈钢  程和琴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55;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60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荷英项目(51761135023);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246)
摘    要:河床阻力是河流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与河流的泄流能力及挟沙能力息息相关。利用2014—2016年长江下游九江至河口段河床的多波束、ADCP及底质沉积物的同步采集数据,通过计算沙粒阻力和沙波阻力,分析不同河段河床阻力的分布特征,探讨河床阻力与宽深比、粒度及流速3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比三峡蓄水前后主要河段河床阻力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三峡蓄水前后,总体上,长江九江至吴淞口河段最大河床沙粒阻力和平均沙粒阻力分别减小57%和63%。长江下游河道河床阻力在蓄水前后均以沙粒阻力为主,沙波阻力在河床阻力中占比不足1%且随着三峡工程的运用有减小的趋势。三峡蓄水前,长江下游河道河床阻力与3个影响因素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粒度、流速和宽深比,相应的平均决定系数依次为0.48,0.30,0.25;而三峡蓄水后,长江下游河道河床阻力与3个影响因素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流速、宽深比和粒度,相应的平均决定系数依次为0.71,0.41,0.30,但各河段河床阻力在不同时期主要影响因素又有所区别。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下游航道整治、航运安全和防洪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长江下游  河床阻力  分布特征  宽深比  粒度  流速  三峡蓄水
收稿时间:2017-11-03
修稿时间:2018-02-11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科学院院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科学院院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