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明清闽粤沿海养蠔技术演进历程与特点考论
引用本文:宋超,刘佳星,李梁小娟.明清闽粤沿海养蠔技术演进历程与特点考论[J].中国农史,2022(2):32-44.
作者姓名:宋超  刘佳星  李梁小娟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对越南农业技术援助文献整理与研究1950—1978”(19BZS079);
摘    要:闽粤沿海是中国海耕文明与养蠔业主要分布地区,北宋始有“插竹养蠔”。随着明清闽粤沿海居民对蠔的生物习性认识发展、市场需求拉动、人多地少矛盾加剧、环境与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土流失、冬冷寒害频发,促使养蠔技术不断演进。其历程如下:明代“插竹养蠔”技术发展,发现瓦片、瓷片是理想附着基,蠔田分采苗区与生长区,出现“二区养蠔”;清代早期始有石块烧红散投采苗和“一岁两种”制度,以泥橇行进采苗、打蠔及管理;清代中后期始有育肥区,形成“三区养蠔”技术体系,将石块曝数十日后砌畦采苗,以疏插、间苗等方法管理。明清闽粤沿海养蠔有以下特点:符合中国传统农学“三才”思想原则;具有实用性、适应性、移植性、先进性和传统农业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特质;对当代建设海洋牧场与生态文明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福建广东沿海  养蠔技术演进  明清时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