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经济运行的政治属性——马克思和波兰尼的比较视角
引用本文:郭玲玲.经济运行的政治属性——马克思和波兰尼的比较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23(11):75-82.
作者姓名:郭玲玲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经济和政治“彼此互相依存”,马克思和波兰尼都阐释了经济运行的政治属性。在方法论层面,马克思的“历史具体性”和波兰尼的“社会嵌入性”表明经济运行的政治属性是本质性的,也为理解和阐释经济运行的政治属性提供了方法论工具。基于马克思使用价值类概念对生产及再生产过程的分析、波兰尼使用虚拟商品概念对交换领域的分析,经济运行的政治表现可分别概括为阶级斗争和双向运动;具体情况多样并广泛渗入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自由资本经济运行的政治和经济后果是剥削、分化以及非经济关系的消逝。作为政治表现,阶级斗争和双向运动也塑造了真实世界的经济运行。关于如何通过政治力量塑造经济运行,由于方法论的缺陷,波兰尼把反自由市场力量都归为建设性政治力量,这是不合适的,其推崇的社会保护运动也过于笼统;与之相对,马克思方法论的完善性、生产视角、对价值类概念的深度把握,使得他阐明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真正革命性以及社会主义方案的科学性。

关 键 词:经济  政治  马克思  波兰尼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