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高货币化现象的结构性分析——兼论货币数量论的重构
引用本文:方福前,潘跃.中国高货币化现象的结构性分析——兼论货币数量论的重构[J].上海经济研究,2023(10):112-128.
作者姓名:方福前  潘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近三十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货币化率持续上升并超过了诸多欧美发达国家,是典型的高货币化现象。本文将货币分为交易性货币、支付性货币、资产性货币,建立了一个包含货币流量与存量的货币模型,结果表明:市场均衡价格取决于交易性货币的数量;在货币供给政策作用下,价格的变动幅度取决于货币量与货币结构的变化;当考虑到货币结构时,“费雪货币数量方程”可能是不成立的。实证结果显示实体交易与金融交易都提高了货币化率,且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货币需求强度;随着货币化水平的增加,实体经济的作用是减速上升的,而金融交易的作用则是减速下降的,总体上中国仍处于Goldsmith所提出的货币化路径倒“U”型曲线的前半段,但是货币化率增速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

关 键 词:经济交易  高货币化  货币数量论  M2/GDP  金融交易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