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预期 生产率与亚洲货币危机
引用本文:曲峰.预期 生产率与亚洲货币危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109(2):44-46,52.
作者姓名:曲峰
作者单位: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电力市场监管局分析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经济与金融硕士
摘    要:1997年,亚洲货币危机爆发。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货币都有很大程度的贬值。对于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危机发生后最佳应对政策的讨论一直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本文试图基于预期和生产率来给予此次货币危机的发生一个更为基础的解释。集中阐述了理性预期在亚洲货币危机中的作用。在危机发生之前,对于生产率和GDP增长率的过分乐观的、执意的预期导致了严重的投资过度。政府的跨期预算约束因此恶化,并产生了政府将要收取通货膨胀税的预期。这导致了代理人资产组合中的从本币和政府债券向外币的转换,直接对政府的外汇储备构成威胁。由于这一转换规模巨大,迫使政府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

关 键 词:货币危机  生产率  亚洲  GDP增长率  固定汇率制度  1997年  印度尼西亚  通货膨胀税  马来西亚  应对政策  理性预期  投资过度  预算约束  政府债券  资产组合  外汇储备  菲律宾  学术界  代理人  贬值  收取  外币  本币  规模
文章编号:1002-2880(2005)02-0044-0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