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来自浙、沪农村考察的报告
引用本文:惠锡清.来自浙、沪农村考察的报告[J].现代经济探讨,1996(4).
作者姓名:惠锡清
作者单位:无锡市委农工部
摘    要:<正>为借鉴外地经验,探讨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我们于去年底到浙江、上海农村进行了考察,所见所闻使大家感到浙、沪农村近几年经济与社会变化巨大,农村工作抓得扎实,特别是以下几方面引人注目。 一、农业基础地位突出,农业产业化初露端倪。1.农业投入力度大。这几年相继出台政策,增强投入力度。宁波按工业销售收入1‰。收取农业规模经营基金、3%。收取农业发展基金,上海郊区按工业销售收入的3—4‰收缴建农金。2.农业规模经营进展较快。宁波商品粮田规模经营率分别达 29%和引%。宁波不到 2%的农户经营 20%的粮田完成 70%的定购任务。对种田大户加强培训、考核,发放“绿色证书”。邱隘镇规模经济水平已达 80%。上海郊区 40万亩商品粮田集中到 6.7万个种田大户,规模经营率达 33%。3.龙型经济正在崛起。宁波市场已形成商草、蔬菜、瘦肉型猪、竹笋、芦笋、特种水产六条巨龙。该市发展龙型经济呈现五个特点:一是品种不断增。初加工的有250余种,其中上亿元的有5种,上千万元的有23种。二是基地上规模。浅海网箱养石板鱼、鲈鱼,上千亩的基地有400多个,年产量6千吨。山区绿化、平原林网带、沿海防风林都种植竹笋林。三是深加工增值。1985年与1994年作比较,出口资源类、初加工、深加工的占出口总额比例由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