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协商民主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引用本文:李晓娟.协商民主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商,2015(4):42+30.
作者姓名:李晓娟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摘    要:20世纪后期,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兴起,作为一种民主理论的新转向,它是学者对代议民主制度发展过程中显露的问题进行深刻思考的成果。国内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晚于国外,大致开始于2002年底。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研究晚于西方,但其在中国的可行性却不亚于西方。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精神资源;二.马克思主义者对多党合作及统一战线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为协商民主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具有现实依据:第一,协商民主契合我国非竞争性政治模式的内在要求;第二,中国社会结构多元化是协商民主发展的现实基础。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实践源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协商民主在区域范围内的开展依托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协商民主在基层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

关 键 词:协商民主  可行性  理论基础  现实依据  实践源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