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壮族师公及其经典研究
引用本文:黄世杰.壮族师公及其经典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1(2):75-78.
作者姓名:黄世杰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摘    要:师公,壮语叫公筛或尸公,是盛行于壮族地区的民间宗教职业者之一.对于师公的归属,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师公渊源于古代的巫术,在发展过程中深受道教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壮族原始宗教为主,兼蓄道教部分内容的古老民族宗教.属于巫教范畴,或称梅山教,三元教,师教,此说以覃承勤、金涛①等为代表;一种说法认为师公独成教派,叫师公教,此说以蓝鸿恩,杨树喆②等为代表;一种说法认为,师公为壮族道教中的宗教职业者之一,它属道教的范畴,此说以顾有识先生③为代表.对前两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对后一种说法,笔者认为是对的.据研究,汉族道教在晋代传入壮族地区后,与壮族巫教相结合,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壮族道教.因汉族道教传入壮区的流派和时间先后不同,壮族的道教一般可分为文道和武道两种.文道即茅山"道",壮人称之为道,从道之人称为道公,道公举行法事称"古道"(意为做道).武道即梅山道,壮人称之为"师".从道之人称为师公,师公举行法事称"古师"(意为做师).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