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寻找活着的答案
引用本文:于斌.寻找活着的答案[J].中国黄金经济,2013(1):37-37.
作者姓名:于斌
作者单位:香港十二年品牌管理训练机构
摘    要:在全国各地做培训的时候,常会有学员问我:“于老师,我工作挺努力的,为什么就是得不到公司重用呢?”也有学员问:“于老师,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可公司总是不给我加薪呢?”我的回答往往让他们大吃一惊,我反问道:“你们知道努力和奴隶的区别吗?”我告诉大家,奴隶是世界上最努力的人,不过他的努力是被动的,不是心甘情愿的。而从内心深处生发出的努力,则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同事的认可、对手的敬畏、家人的自豪。这些收获的到来是来自于你主动,而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一种用心做事情的精神。这种精神带动了你工作的点点滴滴,这才是努力!”记得看过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位心理学家为了解人们对同一个工作在心理上所反应出来的个体差异,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采访。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天的工资工作。”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々”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从这三个人的回答可以让我们每一位一线销售人员领悟,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当然,可想而知,这三个人未来的命运和发展也会不同。第一种工人,是完全无可救药的人。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他可能不会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顾,甚至会成为生活的弃儿,完全丧失生命的尊严。

关 键 词:心理学家  个体差异  销售人员  工人  老师  学员  内心  精神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