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对称性户籍改革下农民工户籍选择与农地使用效率
引用本文:王琼,吴泽南,胡涛,张芯悦,叶静怡.非对称性户籍改革下农民工户籍选择与农地使用效率[J].经济研究,2023(10):170-190.
作者姓名:王琼  吴泽南  胡涛  张芯悦  叶静怡
作者单位: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农民工户籍选择关系个人福利和国家农地使用效率。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将推拉框架置于非对称性户籍改革的历史和理论逻辑中,刻画了户籍与城市公共服务脱钩、农业户籍不与土地权益脱钩的制度改革,以及土地预期价值提升下农民工户籍和土地流转决策。实证研究支持了理论分析结论,证明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和土地预期价值提升是农民工保留农业户籍的两个经济动因。由此进一步分析表明,存在大量保留农业户籍和耕地承包权的农民工家庭无劳力耕种承包地。这种“人地分离”是导致耕地撂荒的重要原因。综上,本文建议,针对农民工家庭不愿转包导致的耕地撂荒,政府应制定更明确的惩治和管理规定,以提高撂荒耕地成本,从根源上降低撂荒意愿;针对农民工家庭因其耕地细碎、偏远、耕作条件差等原因无法自行转包导致的耕地撂荒,需地方政府扶持性协调,出资改善耕种条件,鼓励以耕地经营权入股组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与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合力推动撂荒地复耕。

关 键 词:非对称性户籍改革  土地价值预期  人户分离  人地分离  农地使用效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