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震灾后经济主体信用缺失现象调查——以四川德阳为例
引用本文:许明朗.震灾后经济主体信用缺失现象调查——以四川德阳为例[J].新疆金融,2010(3):57-63.
作者姓名:许明朗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德阳市中心支行
摘    要:<正>一、引言对银行业而言,"5·12"特大地震灾害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如何处理灾中受损的庞大信贷资产问题。据初略估算,仅在受灾最重的成都、绵阳、德阳、广元等几个城市,直接承受震灾风险的贷款总量可能高达千亿元以上。这些贷款大都以房屋为主要抵押品,由于房屋全倒或半倒,使用价值很低,或已毫无价值可言,债务人可能无力或无意愿再拥有该房屋产权,或者不再顾虑个人债务及信用问题干脆停止还本付息,银行面临呆坏账增加的风险。

关 键 词:灾后重建  经济主体  缺失现象  信用缺失  逆向选择  银行贷款  金融支持  信用文明  地震灾害  道德风险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