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会计准则下负商誉会计处理之我见
引用本文:肖远航,赵娜.会计准则下负商誉会计处理之我见[J].财会月刊,2008(9):55-55.
作者姓名:肖远航  赵娜
作者单位:重庆
摘    要:目前国际上对负商誉的账务处理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全部列作递延收益,并在规定期限内分摊计入各期损益。在这种方法下,将负商誉作为递延收益分期摊入各期损益,粉饰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会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产生盲目乐观情绪,不利于企业进行经济决策,而且增加了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为企业管理者调节利润创造了便利条件。二是按比例冲抵被并购企业非流动资产的公允价值,如非流动资产公允价值冲完后仍有余额,剩余部分按第一种方法进行处理。采用这种做法有助于避免高估资产和虚计负债,符合会计的客观性和谨慎性原则。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缺陷:只将负商誉理解为资产价值的高估,而否定了其他因素对负商誉的影响,

关 键 词:商誉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  企业管理者  资产公允价值  非流动资产  递延收益  所得税费用  被并购企业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