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测量与防范
引用本文:李冬,杨峙林.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测量与防范[J].征信,2017(11):35-37.
作者姓名:李冬  杨峙林
作者单位:1.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300270;2.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营业管理部300457;
摘    要: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信用风险,对预期违约概率模型、信用计量模型和信用组合理论模型等经典的信用风险测量模型进行比较、发展和完善,提出应将法律制度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打造现代化的新型监管模式,从司法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设备和网络系统信用以及社会信用五个方面强化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防范。

关 键 词:互联网金融  信用风险  风险测量  监管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