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方国债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引用本文:吴宇,李巧莎.西方国债理论的发展与演变[J].生产力研究,2008(11):158-160.
作者姓名:吴宇  李巧莎
作者单位:1.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2. 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51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战后日本的国债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S0704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伴随着国债的不断发展和作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形成了观点各异的国债理论。就西方国债理论的发展而言,大致可以用20世纪30年代作为分界线。在此前,西方国债理论主要是以国债有害论为代表;而在此后,尤其是在凯恩斯经济学盛行的年代,人们普遍相信国债对于一国经济是有益的。但是,由于受凯恩斯主义赤字财政主张的影响,西方国家在战后持续出现了巨额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这也就再一次激起了经济学家和社会对国债的极大关注,关于国债的认识和理论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文章对西方有关国债的思想和观点进行系统性、总结性的考察。

关 键 词:国债  财政理论  国债理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