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居民捐赠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12786户家庭的经验证据
作者姓名:李庆海  李实
作者单位:1.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3.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 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5. 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农村贫困性质变化及2020年后反贫困政策研究”(19ZDA116);;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数字鸿沟对长三角地区农户福利不平等的影响机理与效应研究”(2021SJZDA122);
摘    要:基于CFPS 2018数据,采用Heckman模型考察互联网使用(包括使用与否及其使用频率)对个体捐赠行为(包括捐赠与否及其捐赠金额)的影响、异质性和调节效应,并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probit模型揭示这一影响背后蕴含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居民个体捐赠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即个体使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则参与捐赠的可能性越大、捐赠金额越多;不同维度的互联网使用频率中,学习频率和工作频率越高则参与捐赠的可能性越大,而学习频率、工作频率和商业活动频率越高则捐赠金额越多;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在不同年龄段、户籍、工作性质和捐赠氛围社区的群体中存在差异;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个体捐赠行为的促进作用,会随着社会信任程度和自评社会地位的提升而有所增强,但不会随着社会资本水平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通过提升个体捐赠意愿和捐赠能力而对捐赠行为产生促进作用,其中对捐赠能力的提升更为明显。

关 键 词:互联网使用  个体捐赠行为  第三次分配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