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分析
引用本文:何鑫.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分析[J].活力,2014(1):29-29.
作者姓名:何鑫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南岗区财政局,哈尔滨150000
摘    要:在西方,“信用”(credit)是一个纯经济学概念,它表示价值交换滞后产生的活动,主要体现为商业领域、金融领域和个人流通领域信贷、赊销等交易行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信用关系形成和深化的过程。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信用缺失现象极为普遍严重;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合同恶意欺骗、上市公司虚报业绩等等。这些形形色色、无孔不入的造假失信行为令人触目惊心却又无可奈何。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信用危机正有向全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蔓延之势,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从多角度剖析信用缺失的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对于降低交易费用,扩大交易规模,推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信用缺失  现象  治理对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