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非粮化”还是“趋粮化”:农地经营规模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作者姓名:马俊凯  李光泗  李宁
作者单位:1.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江苏南京 210003;2.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国家粮食安全统计监测指标及粮食供需平衡表编制研究”(2021LD02);江苏高校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粮食收储政策改革背景下粮食市场稳定机制研究”(XDLS20220101);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种粮补贴与粮地生产率”(KYCX22_1681)
摘    要:目的 农地种植结构与中国粮食安全直接相关,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证粮食安全要实打实地调整种植结构,因此有必要对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决策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OLS回归模型与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经营规模对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 (1)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存在“U”型关系,拐点为2.533hm2。当农地经营规模小于拐点时,规模扩大会引起种植结构“非粮化”;当农地经营规模超过拐点后,规模扩大会引起种植结构“趋粮化”。(2)分粮食功能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的“U”型关系仍然存在,但在不同粮食功能区产生了不同的种植结构调整效应。(3)地权稳定性对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调整的“U”型曲线关系具有调节效应。结论 提出发展农机服务市场、协调各区域粮食生产责任、引导农户签订权责明确的土地流转契约、增加政策性种粮补贴、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调整之间的内在机制,确保农户种植行为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相契合。

关 键 词:农地经营规模  种植结构  地权稳定性  农地流转  调节效应
收稿时间:2022-07-14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