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西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引用本文:王鹏程,张利国,卢玉兰,赵杨洋,罗双.广西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5):187-197.
作者姓名:王鹏程  张利国  卢玉兰  赵杨洋  罗双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多功能权衡与协同发展研究”(2021KY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四维度’的边境耕地多功能利用与国家战略农田划定研究——以广西边境地区为例”(42061043)
摘    要:目的]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是我国重要战略部署。探究广西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差异化管控和引导耕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广西为例,采用综合评价法对2003—2019年广西耕地“非粮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进行耕地“非粮化”空间集聚效应分析,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一步探究耕地“非粮化”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1)2003—2019年广西耕地“非粮化”程度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共经历3个阶段。(2)广西耕地“非粮化”空间上整体呈现出“西南高—西北低”格局,并表现出显著空间正相关,“非粮化”现象以广西西南部崇左市最为突出。(3)耕地地势起伏度、年降水量、第一产业比重、土地生产率和城镇化率等8个因素是形成广西耕地“非粮化”空间格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耕地“非粮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具有空间差异性,基于此制定差异化管控对策,对缓解耕地“非粮化”,促进耕地有效管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耕地“非粮化”  粮食安全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广西
收稿时间:2022/2/18 0:00:00

STUDY ON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ON-GRAIN CULTIVATED LAND IN GUANGXI
Wang Pengcheng,Zhang Liguo,Lu Yulan,Zhao Yangyang,Luo Shuang.STUDY ON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ON-GRAIN CULTIVATED LAND IN GUANGXI[J].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2023,44(5):187-197.
Authors:Wang Pengcheng  Zhang Liguo  Lu Yulan  Zhao Yangyang  Luo Shuang
Institution:School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Guangxi,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