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台湾农民合作组织企业家成长机制探讨
引用本文:许茂林.台湾农民合作组织企业家成长机制探讨[J].经济前沿,2003(7):18-21.
作者姓名:许茂林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法学院研究所
摘    要:一、企业家成长与台湾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台湾农民合作组织一般包括农业合作社、合作农场以及农民产销班。到上个世 纪90年代后期,台湾有农业合作社252个,合作农场211个,农民产销班6214个。农民合作组织企业家是指在农民合作组织中发挥带动作用的人,具体包括农业合作社、合作农场的理事,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农民产销班的班长等。无论是台湾一般农民,还是农政部门的官员,普遍认为,企业家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从更宽广的角度理解,台湾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实现了工业化,农业在台湾经济生活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是农业并没有从此一厥不振,不断萎缩,而是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台湾农业实现现代化,显然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首先应该归功于台湾农民的努力,尤其是企业家在农民中所起的带动性作用。李国鼎先生在总结台湾经济发展经验时,指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关键是使农民成为现代经济代理人,实际上就是通过价格信号使他们为市场需求服务。”农民能够对市场价格信号及时准确做出反映,这就使农民由潜在的企业家变成现实的企业家,他将进一步引导其他农民,顺应市场的方向,发展

关 键 词:台湾省  农民合作组织  企业家  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农场  经济转型  政府支持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