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源头治理
引用本文:马新山,黄琦.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源头治理[J].财政监督,2003(7):41-41.
作者姓名:马新山  黄琦
摘    要: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制度安排的缺陷一个制度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该制度能否真正得到执行。一个无法得到执行的制度,不具有基本的约束力。1.会计核算前提的假设。如果我们把会计学的理论属性和方法属性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两者的冲突和矛盾。会计核算中每个数据的计算都在严密的数学规则下进行,而某些支持数据的数学来源,却往往是经历了一系列估计和判断的过程,这就使得某些数据的产生不是依赖于客观世界的真实,而是来自于主观世界的意识和经验判断,使得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结果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产生会计信息失真。2.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的选择性为代理人提供了会计选择权利。选择的效率性必然会导致代理人在行使会计选择权时,安排有利于私人的契约成本。比如,重要性原则允许企业对不重要项目可以例外处理或灵活处理,但对于哪些项目是重要的,哪些项目是不重要的,却未能作出规定。这样,如果企业将重要的项目按不重要的项目处理,势必使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偏离企业的实际情况。3.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完备,在"制造"会计信息中人为做假是基于会计信息披

关 键 词: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  会计政策  会计管理体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