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民幣有沒有貯藏手段机能?——人民銀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开会討論情况
摘    要:(本刊訊) 今年1月7日,人民銀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召开了一次关于人民幣的貨幣机能問題的科学討論会。会上針对当前我国貨幣流通的新情况,主要討論了人民幣有沒有貯藏手段机能問題。自从1956年初,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以来,全国貨幣流通規律發生了一些变化。其中突出地表現为,农民大量收藏人民幣,据調查估計,目前全国农村貨幣量中可能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处于收藏狀态,形成貨幣的“沉澱”現象。研究造成人民幣沉澱現象的原因,特別是研討这种現象是否为貨幣的貯藏机能所發揮的作用,对于銀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处于貯藏手段机能作用中的貨幣一般是不应計算在貨幣流通必要量內的。如果人民幣并沒有貯藏手段机能,那末,在組織貨幣發行工作时,就需要考虑对当前沉澱的貨幣采取正确的組織措施,如大力組織儲蓄,以及准备足够的商品,以防备这部分貨幣冲击市場等。对于人民幣有沒有貯藏手段机能問題,在討論中有兩种不同的意見。一种意見是:人民幣不同于一般的紙幣,也不同于过去的銀行券,而是社会主义經济条件下屬于信用貨幣类型的貨幣符号。紙幣是不能执行貯藏手段机能的。但是人民幣却不同于一般的紙幣。由于人民幣的購买力具有長期的稳定性,在全国人民中已赢得了高摭的威信,人民都乐于貯藏它;人民幣又是全国范圍內唯一的流通手段,“劣幣驅逐良幣律”不可能發生作用;我們国家既不需要金銀流通,又不准許其它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