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调整粮棉布局 改革棉区耕作制度
作者姓名:杨泽民
作者单位:湖南省慈利县人民政府
摘    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慈利县逐步调整粮棉布局,扬长避短,发挥棉花高产优势,从1977年以后,连续五年亩产皮棉在百斤以上。1981年金县植棉15万亩,占总耕地的23%,棉花面积比上年扩大7万亩,不仅实现了粮食不减产,而且棉花交售17.2万担,亩均交售112斤。1982年,遇到了严重的涝灾,棉花烂桃率达38%以上,造成减产,而粮食产量仍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总的来说,调整布局的经济效益是很明显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部分高产双季稻田扩种棉花,影响了粮食产量,国家销粮增多,加重了农民和国家的负担;再是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棉区棉花低产,不如种双季稻的经济效益高;三是有的老棉区,地力衰退,病虫增多,棉花产量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下降趋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